本人陳小姐,經營美容小店,今天跟大家分享本小店學習利用社交媒體營銷,成功為生意帶來改善的經歷。
小店在沙田一個商場的二樓, 鋪位在較隱蔽的位置, 只有本人與兩名較年輕的妹妹員工,小店主要提供美容護膚服務。由於位置問題,我們較少生客,大多數客源都是靠熟客介紹。雖然我們也有設置易拉架於商場地下,但效果有限;我們有網站,都是開業時托熟客的弟弟幫我們但已幾年沒有更新;小店亦有Facebook 專頁但都很懶經營及更新,沒有幾多人跟縱。
上年疫情我們被迫關門數月,到今年有部分客人都移民了,生意大不如前,同事都焦急起來,喜歡玩Facebook 的同事就提議,不如試試利用Facebook找多點新客人。大家都喜歡這個提議,但我們的程度只是喜歡看新聞娛樂,但不知道如何經營專頁及廣告。所以搜尋一下,在tech on fire 培訓機構報讀了社交媒體營銷課程,我們大開眼界,齊齊成為網絡行銷新手,也成功為小店帶來生意。
基本知識及數碼營銷的生態
Tech on fire 的導師首先教了我們一些基本知識及數碼營銷的生態,每個社交媒體如Facebook, Instagram, YouTube 等都有不同受眾和特性,亦與我們分享不少企業實例,令我們更容易明白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社交媒體。培訓中我們重新更新了網頁及Facebook 專頁,開了Instagram 專頁吸納年輕的客群,也開了telegram group 讓我們的客人加入,分享美容資訊,能增加我們的客人互動率。
創作媒體的內容
決定了用哪幾個社交媒體後,導師教我們如何創作媒體的內容。他介紹了幾種最流行的電腦繪圖軟件,能為我們的相片加設圖框,製作出高水平的廣告圖像,令內容比較一致,看上來比較專業。培訓中也學識了利用一些手機程式便可以簡單修圖及剪片,又有一些模板使用,十分方便。
Facebook 及Instagram 專頁
我們現在已有Facebook 及Instagram 專頁,並且有一起為每星期的內容制定時間表,除了相片外也有影片分享療程的細節,及療程後一些皮膚護理貼士,多元化內容令我們的客人可以養成留意我們專頁的習慣。
如何令更多人看到
有了吸引的內容,如何令更多人看到也是培訓課程中的重點內容。培訓中我們先學識如何知道廣告的成效指標概念如CPC(每次點擊成本)、CPM(每千次曝光成本)、點閱率等等。然後就是如何進行廣告推銷,及精準地投放廣告。原來不同的廣告內容,形式不同如圖片及影片,都會帶來不同效果,而一個廣告最重要是提供清晰的指示,令觀眾知道如有興趣再作了解,可到哪裡查詢,這樣廣告才能實實在在帶來客人。
投放廣告
我們現在都能利用facebook 及instagram 投放廣告,然後選擇一些特定的客群例如是25-40歲的女士,興趣是護膚美容、消費,而又有跟蹤一些美容資訊專頁,只要鎖定了我們的目標,原來廣告都不是很貴,而且還十分有效。除此之外我們也會在一些地區群組分享小店資訊,加上一些重點內容廣告推廣,平均每個星期都帶來十多個查詢。Chatbot 小工具在收到查詢時也幫了很大忙,因為我們只得3人,有客人的時候未能即時回覆網上的查詢,Chatbot 便幫助了我們作出初步了解,及讓客人得到即時回覆。
大數據追踪及Remarketing
在這部分培訓中我覺得最神奇的,是一些大數據追踪及Remarketing再行銷的技巧,有了追踪數據,我們現在都能容易了解客人的喜惡,及他們的需求。例如上星期我們留意到近日天氣熱,長期戴口罩下暗瘡都多了,所以在我們網頁上去暗瘡、去痘印的內容頁瀏覽量多了,瀏覽時間也較長,所以我們立即制作有關去暗瘡、痘印的內容並提供試做療程優惠,再投放廣告鎖定曾經瀏覽我們網頁的客群,效果非常之好,試做療程的預約到今個月尾都滿了。
很高興與同事一起報讀了 Tech on fire 的IT培訓課程,我們都接觸了新的知識,現在都成為網上營銷的新手了。生意好了,現在藉著租金較平宜,我都準備搬到比現鋪大的鋪位,再請多一至兩份員工,應付新增了的客人。意外收穫是現在工餘時間都多了瀏覽社交媒體,接收新資訊,同女兒的話題也多了。